課前閱讀討論:
Q1:ㄦ化韻的變音裡,部分屬於語流音變的「脫落現象」。脫落現象有什麼特色?請以ㄦ化韻舉例。
當兩字相連成一個詞的時候,有些音素會被省略。EX:小孩兒、手絹兒
我的意見當然是跟小組的一樣,畢竟我的想法佔了二分之一,就是某些因素會省略。
Q2:指稱詞「這、那、哪」連音音韻,屬於語流音變的「合音現象」,只出現在特定現象和數字「一」連用時變音。但其實也有接數字「一」變音的情形,試舉一例,並說明原因。
我們的想法,就在查詢「這一」5、6頁之後,終於找到了個答案,就是...加動詞就不會變音,至於原因呢,就不詳了。
本人我呢,跟我親愛的夥伴,一開始還誤會題目的意思,幸好老師提醒,才找別的答案。我看了好多個「這一」才找到的小小規則。
Q3:指稱詞「這、那、哪」連音音韻,只出現在特定現象和數字「一」連用時變音。請觀察課本P168-170的例句,找出其共通點。
其實我們是找到,應該加上名詞或是量詞,而且數量其實挺多的。
最後,我們還是漏了個特點「單一」,不過,還是算對一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課程重要內容:
→帶ㄦ化的詞,詞性多名詞。
以下為各位詞的ㄦ化詞統計↓
詞性
|
名詞
|
動詞
|
形容詞
|
量詞
|
代詞
|
副詞
|
總計
|
929
|
87
|
21
|
204
|
223
|
49
|
%
|
61.12
|
5.78
|
1.39
|
13.55
|
14.8
|
3.25
|
→問題討論1
脫落現象的特色是─兩字相連成詞的過程,音素被省略。
→關於ㄦ化韻
1.本音:ㄚㄦ、ㄛㄦ、ㄠㄦ、ㄡㄦ、ㄨㄦ(增音)
2.變音:
(1)韻尾消失:ㄞ、ㄢ
(2)鼻化音:ㄤ、ㄥ
(3)央元音:ㄜ、ㄟ、ㄣ、ㄝ、帀(空韻)
(4)韻尾+ㄜㄦ:ㄧ、ㄩ
→ㄞ、ㄟ省略了 i
→ㄢ、ㄣ省略了 n
→ㄤ、ㄥ省略了 ng
→問題討論2
如果「一字」是固定詞彙、不是數量,就不是跟「這、那、哪」共結連理。
EX:「這一會兒」跟「這,一會兒」是不一樣的
→問題討論3
「這、那」本是特指指稱詞,已經指特定對象。「哪」是疑問指稱詞。
至於共通點則是─「量詞、單一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老師一上課,就叫我們更改輸入法,要練習漢語拼音,因為手機跟老師的不同牌,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如何更改,幸好,我還挺聰明的...一下子就找到了,不過,卻開始擔憂,以後打字會變得有一點點麻煩了。
至於尋訪北京話的影片,我只覺得聽得有點障礙,他們一直講ㄦ化韻,而且說話都連在一起,又講超快,其實有點像含滷蛋說話,但是,有聽不懂的感覺。ㄦ化韻其實滿好笑的,我們不是在課堂上也會說來玩,然後,就會呈現一種,笑到快瘋掉的畫面。
最後,不用下周就期中考的感覺真好,老師的作法跟某位老師不謀而合,但是,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,因為,考完期中考,但是事實上卻還不是完全結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補充:
網址:
「ㄦ化韻」跟「ㄦ」的教學技巧
其實,我是真的覺得說ㄦ化韻,真的像在模仿大陸人,現在我才知道,原來加上ㄦ,還可以轉變詞性,這樣其實可以自己創造很多詞語,還滿酷的其實。至於情感的色彩,好像也真的有,有點親暱、撒嬌的感覺,下次如果想要撒嬌,可以試試看這個ㄦ化韻,只是要小心地使用,因為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被當成大陸人,或是成為他人的笑柄,雖然,要講的道地也是挺困難的。
我就覺得,要是回家跟老哥分享這種特殊講法,我應該會先被揍,或是被關在門外吧...然後,老哥就會說:「是當大學生的,都會變成大陸人麻?」之前,就是因為會不自禁的使用「啥」,然後就一直被說是大陸仔,這可是天大的誤會阿。
想要把ㄦ化韻說得道地,就要努力練習喔!雖然,我是不太需要,我只是偶爾複習而已...
不考期中考,是英雄所見略同啊!!
回覆刪除ㄦ化韻本來就在台灣不常見,所以倒也不用硬記,有機會聽到再學也行。